雞蛋碰不過石頭,“以石擊卵”是也。在魔幻現(xiàn)實主義的場域,說不定會有“以卵生石”的神話。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公布新一輪檢測結(jié)果,其中,內(nèi)地生產(chǎn)的“佳之選新鮮雞蛋(特大裝)”含過量三聚氰胺,超標率達88%。喜吃雞蛋的朋友,恐怕又要多喝水了。
食品安全的現(xiàn)狀,鑄就了大家粗糙的神經(jīng)和胃口,無奈的肉身成了化工原料、添加劑、殘留農(nóng)藥、污染物的居所,身體被毒化,心靈也就變得麻木,所想的無非是:荼毒的大家族里,又添了雞蛋,算一算每天一日三餐的入口,身體好像個化學試劑瓶子,百般具備,基本上齊了。過一段時間,說不定還會有超出人想像力的花樣。
按說,出口香港的雞蛋不會是毒蛋或壞蛋,因為我們都有愛面子的傳統(tǒng),寧可苦著自己也要善待他人。蘇丹紅、毒大米、地溝油、米豬肉、殘留農(nóng)藥的蔬菜等不是都被我們同仇敵愾地成功消化了么,也沒見有多大動靜。自己人嘛,講究個和諧,將就點,也就行了。給他人的待遇我們一般是不含糊的。因此,這一回,事發(fā)香港,就不由得讓人反思內(nèi)地,由人及己,摩挲身上的諸器官,杯弓蛇影,仿佛還真碰到了一二堅硬的異物。盯著盤中的荷包蛋,不敢率意下箸,昔日的“元寶”幻化為葫蘆了,不知道里面埋的什么藥。
“先有雞后有蛋”的諺語,放在這里,就不是抽象的哲學命題了,是要命的后怕和驚心。香港的專家說,雞飼料是“兇手”的可能性比較大,雞不斷進食含三聚氰胺的飼料,會殘留體內(nèi),聚積在雞蛋中,估計飼料中的三聚氰胺含量“絕不會低”。飼料中有三聚氰胺,雞吃飼料,雞下蛋,我吃蛋,聚積在雞蛋中的三聚氰胺會不會在我體內(nèi)安家?還有哇,我還是個吃雞大戶、喝雞湯的干將,額的神吶,這樣說來,一只雞蓄積的三聚氰胺會不會通過雞肉、雞蛋、雞湯轉(zhuǎn)移到我身上,像交接棒一樣?好在有專家的安撫,他說:一個10公斤重(約3歲)的幼童,每天食用約12只雞蛋才會超標。還好,總算沒有殃及后代。按照這個比例,一個成年人,每天要吃好幾打雞蛋才有致病之虞。不過,雞蛋可是個“二傳手”啊,雞肉和雞湯的殺傷力會不會更大呢?
著急啊我。我可以做順民,不添亂,頂多內(nèi)心腹誹一下,留點三聚氰胺的陰影,即使平添腎結(jié)石,也不會上法院,只是寄希望于多喝點水“引導”出來。肉、蛋穿腸過,“三聚”心中留,就當是吃個啞巴虧。只是那權(quán)利意識過硬的香港同胞,會不會因此較真下去,順藤摸瓜,又弄出個領導們臉上掛不住的“雞蛋門”出來,就保不準了。
按照“眼不見為凈”的古訓,考慮到層出不窮的這“門”那“門”,“放心餐”可是吃一頓少一頓了。明早的自制豆?jié){和大面包坊的精制面包是否可放心入口了呢?哼,美得你,食品行業(yè)的資深人士報料:一個面包的制作,從頭到尾,估計得用50到100種添加劑。
共有 網(wǎng)友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