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上光油的技術(shù)要求 鋁箔上光油包括上光底油和上光面油。上光底油又稱打底涂料,上光面油又稱罩光油或上光油。1. 鋁箔打底涂料(也稱底油和底漿)鋁箔的打底涂料是鋁箔和油墨之間的一層涂料,其作用是促使底油牢固地附著在鋁箔上并能和油墨結(jié)合。打底就是利用滾筒的傳遞使橡皮輥筒上的上光油(涂料或面油)均勻地涂布在鋁箔上,或利用凹版輥筒的網(wǎng)紋直接轉(zhuǎn)移到鋁箔上。打底涂料有如下技術(shù)要求:①涂料色澤淺(干透后幾乎為無色),泛黃性??;②有一定的流平性、適宜的干燥性(或揮發(fā)或熱固)和柔韌性;③有一定的抗水性和磁性;④白色的打底油墨有優(yōu)良的親油性,尤其是對純鋁箔要有牢固的附著力;⑤不含有害人體健康的物質(zhì);⑥底油能在加填料后作為撤淡劑,或能在加著色料后作為油墨打底或印刷。為了提高對鋁箔的附著性,在打底時盡可能薄一點(通常橡皮輥筒的底油厚度一般控制在20~40μm,而凹版印刷機上轉(zhuǎn)移后的底油厚度一般控制在10μm左右為宜。)2. 鋁箔上光油(又稱罩光涂料)是將光油涂布在已經(jīng)完成所有套色或單一顏色的鋁箔表面上,能使印刷制品表面光澤好、美觀、耐酸堿等,又能保護圖文表面,還能增加該制品表面的硬度。除此以外,還應(yīng)具有一定的柔韌性。因此,鋁箔上光油要有以下技術(shù)要求:①保色性能好,經(jīng)一定溫度干燥圖文不遷移、不泛黃、不變色或不發(fā)生油墨墨膜掉塊;②有一定的光亮度、牢固度及硬度;③與白或黃的打底光油和油墨應(yīng)有一定的親和性;④固量高、粘度小、透明度高,特別是流平性好,成膜后能夠耐模切、壓花、打孔等機械沖擊。二、上光油的分類鋁箔上光油種類較多,一般分為如下四大系列。①常溫(指隨印刷機在吹風或紅外線等較低溫度下干燥)鋁箔上光油:一般采用熱塑性樹脂的上光油或以熱塑性樹脂為主,兩性樹脂為輔的上光油;或以熱塑樹脂為主,再添加熱固性樹脂(以提高其軟化點)的上光油,在一定溫度下會回粘、泛黃、變色,常用于鋁箔的打底涂料體系中作為連結(jié)料。②一般高溫(指121~160℃)鋁箔上光油:通常以熱性樹脂為主。這類上光油由于接近或超過180℃以后,易產(chǎn)生泛黃、褪色、變色和側(cè)光,特別是易產(chǎn)生一氧化氯,目前被禁止用于醫(yī)藥包裝印刷制品中。③耐高溫(指180~250℃)鋁箔上光油:大都采用兩性樹脂或丙烯酸類樹脂,再添加硅樹脂,由于會泛黃,加上在高溫中兩種高分子或兩種以上的高分子碰撞而產(chǎn)生有害有毒的一氧化氯,目前人們放棄了兩性樹脂在該類產(chǎn)品中的應(yīng)用。但由于成本太高,人們在探索選用兩性樹脂添加抗擊一氧化氯形成的助劑來解決問題。④紫外線固化鋁箔上光油:這種上光油主要采用感光樹脂并添加引發(fā)劑等組成光油,由于附著較差,現(xiàn)引入熱塑性增粘樹脂。彌補其缺陷。解決了粘附、回粘、耐酸堿、抗熱壓、軋花、打孔、橫切性等問題,深受包裝印刷界的青睞。三、各類故障及排除方法1. 針孔和雪花點主要原因:①鋁箔表面有油污;②底油或白涂料體系里增塑劑過多,粘度過大;③機械輥筒或承印物表面不光滑等造成。排除方法:①清除鋁箔表面的油污或調(diào)換鋁箔:②在底油、白涂料里加入T12-6X或TM-3偶聯(lián)劑;③更換表面光滑的輥筒或調(diào)換承印的鋁箔。2. 光澤差主要原因:①鋁箔表面粗糙不平,吸附油墨大;②上光油渾濁不透明和質(zhì)量差;③上光油粘度低,涂層太??;④上光溫度和壓力不足。排除方法:①調(diào)換滾涂輥或空涂一段后,再上光油作業(yè);②選擇透明而流平性好的上光油;③選擇上光油體系中樹脂含量高而又粘度低的上光油;④上光時的作業(yè)溫度調(diào)至接近上光油的玻璃化溫度并提高輥涂壓力。3. 不勻和發(fā)光主要原因:①上光油或底油對油墨的粘附性差;②上光油的粘度太低;③墨層過厚或印刷油墨的墨膜晶化。排除方法:①在上光油中適量加入表面活性劑,以降低上光油的表面張力;②增加上光油的粘度或在已調(diào)節(jié)的上光油里補加新光油:③在上光油里添加天揚化工廠的TM-3偶聯(lián)劑或?qū)τ∷⒛け砻孢M行打毛處理。4. 涂層易爆裂、不耐折主要原因:①壓花中的溫度偏高,使印刷品尤其是光油油墨體系中的樹脂硬度太高后變脆;②壓花、模切壓力大,使上光后的印刷品延伸性、柔韌性變差;③模切、壓花、打孔或折疊不當;④上光油與油墨的附著牢固度差。排除方法:①降低壓花溫度,或選擇硬度適中的上光油;②降低壓花、模切、打孔的沖擊壓力;③因模切不當引起的,應(yīng)在包裝印刷設(shè)計制版中,盡可能以縱向規(guī)格作為印刷模切、壓花、打孔及折疊的生產(chǎn)依據(jù)(因橫向和縱向,鋁箔的拉斷強度有所不同);④更換與油墨親和力良好的底油或上光油,或加大印刷壓力。5. 粘連主要原因:①上光油干燥太慢或未干透;②上光油涂布太厚;③吹風小、烘道短、溫度低,或紫外光強度弱;④上光后承印物堆積過高。排除方法:①改用干燥快的上光油:②減少上光油的涂布量,減薄涂布光油油膜層;③加強吹風或調(diào)節(jié)吹風角度,延長烘道、提高烘道溫度或紫外線的光強;④盡量避免承印物堆積過高等。6. 塊片狀脫落主要原因:①承印物的鋁箔表面不平;②上光油或底油附著不牢;③印刷壓力不夠或壓花壓力太大。排除方法:①選擇表面平整的鋁箔;②選擇附著牢度好的上光油或底油,也可在上光油或底油中加入1%-5%混合型的助劑——PPH或4011;③增大印刷壓力,或減輕壓花壓力。7. 褪色、變色及泛黃主要原因:①上光油或底油的PH值與油墨不一致;②光油干燥成膜過程在氧化聚合時溫度太高,導致泛黃;③上光油或底油本身不耐高溫;④印刷油墨體系中的顏、染料不耐高溫。排除方法:①調(diào)換與油墨PH值一致的上光油或底油:②控制上光油的干燥溫度;③選擇耐高溫上光油或底油;④調(diào)換耐高溫印刷油墨或添加鈣、硅等有機類填料。 作者 : 劉家聚 轉(zhuǎn)載自: 包裝世界
相關(guān)資訊
-
良好的粘合應(yīng)是涂在波形瓦楞紙和面紙之間的粘合劑經(jīng)過高溫烘烤迅速糊化后,紙和粘合劑牢固結(jié)合,經(jīng)專用設(shè)備和附件將其剝離時,撕裂的應(yīng)是紙的纖維,而不應(yīng)是粘合劑脫開?! ⊥呔€使用的粘合劑,在配制過程中,主要控制粘合劑的固體含量、糊化溫度和粘度?! ⊥呔€粘合劑三…
2025/6/29 13:40:17
-
在進行印刷工作過程中,如果沒有控制好印刷紙的溫度和濕度,很可能會因為產(chǎn)生悶車現(xiàn)象而阻礙整個印刷過程的進行。 印刷機對紙是非常敏感的,假如溫濕度控制不好,便容易使紙產(chǎn)生荷葉邊,對印刷輸紙及印品套印產(chǎn)生影響?! C器在正常印刷時,輸紙頭、前規(guī)、拉規(guī)、輸紙…
2025/6/21 9:02:02
-
精裝書工藝怎么說更專業(yè)?用一張圖告訴您!快來看看吧!封殼:由封殼面料包在封殼紙板和中徑紙板上環(huán)襯:粘在書芯上下兩面,起裝飾作用并使書芯與封殼連接。通常是對折頁,粘口粘在書脊一側(cè)書背紙:一張薄紙粘在紗布上,起加固作用紗布:粘在書芯背面,起加固作用 堵頭布…
2025/6/20 8:09:21
-
紫外熒光油墨(ultra-violetfluorescentInk)是由在油墨中加入相應(yīng)的可見熒光化合物而制成的。其防偽特征是:印刷品在普通光線下看不見,在紫外線下,可發(fā)出閃閃熒光?! ∽贤鉄晒庥湍须[形和有形之分。應(yīng)用紫外光(200—400nm)照射激發(fā)而發(fā)出可見光(400—800nm)的特…
2025/6/18 7:55:51
共有 網(wǎng)友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