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字印刷技術促進了按需印刷的發(fā)展。它使高質量、全彩色、個性化的印刷品成為可能,按需印刷的概念已經成功步入市場。按需印刷就是按照消費者的需求印刷,簡稱POD(Print-on-Demand),建立在數字式信息遠距離傳輸和數字式信息高密度存儲的基礎上,用計算機將數字化文件直接印制咸印刷品的技術。
短版印刷
短版印刷一直是按需印刷優(yōu)勢的體現。數字印刷降低了印刷成本,消除了最低印數的限制,使印品單價成本與印數不再關聯。短版印刷的印數一般在50-5000份,也有印數僅為1份的超短版印刷,以很低代價高效獲取短版印刷品,使按需印刷實現商品化。
可變數據印刷(Variable Data Printing)是在印刷過程中,通過建立包含預定內容和個人資料數據庫,利用智能流程管理系統(tǒng),要印刷的圖像或文字按照預先設定內容,從第一張到最后一張印刷品都有不同樣式,每張印刷品可針對發(fā)放對象單獨設計的印刷形式。
按需印刷的發(fā)展現狀
美國是按需印刷技術應用的先行者,按需印刷在美國出版界應用較為普遍,所占比重越來越大,到2010年,將會增加到20%。預測到2006年,日本按需印刷市場將達到3500億日元。僅在歐洲,按需印刷的總產值有望在2001年166億歐元的基礎上增長一倍以上,達到2006年的341億歐元。富士施樂公司2003年銷售的數字印刷機不足150套,但2004年已經銷售400~500套高端彩色數字印刷系統(tǒng),這些數據均表明按需印刷的需求量大,應用前景非??捎^。
發(fā)展按需印刷亟需解決的問題
1.數字化內容
數字化內容的種類、數量與按需印刷的發(fā)展互為消長,因為消費者真正需要的是信息內容本身,所有的技術與設備均是為信息內容服務的手段。因此,如果缺少大量可供按需印刷的數字資源,消費者就會對按需印刷失去興趣,進而影響技術研發(fā)和市場經營。所以,把紙質信息內容數字化,建立強大的電子文檔數據庫,提供充足供按需印刷的數字化內容是首要解決的問題。
2. 有效的數字資源管理系統(tǒng)
個性化印刷涉及到大量不同的數據,建立一個有效的數字資源管理系統(tǒng)非常必要。該系統(tǒng)包含以下三方面內容。
(1) 收集、分析客戶的數據
保證數據準確,無拼寫錯誤;確定如何組織數據、圖形,文字以形成可用版面;解決由不同數據庫連接而導致的數據丟失等問題。
(2) 數據格式轉換
數據在不同系統(tǒng)間傳遞,最好將其轉換為標準語言格式,解決不同供應商軟硬件互相兼容的問題。
(3) 形成完整的工作流程
在處理與客戶相關的大量數據時,有效管理數字化文件,對企業(yè)內部的印刷生產系統(tǒng)進行技術支持。
3.數據安全性
按需印刷的數據庫中包含許多企業(yè)或個人的重要資料,這牽涉到數據的安全性問題。目前采用的解決方法是企業(yè)自己創(chuàng)建數據庫并檢查、打樣、發(fā)送PDF文件給印刷商。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信息的安全性,但企業(yè)自身的工作量很大,因此,在印刷商和企業(yè)間建立一種制約機制,保障數據的安全性也將成為一種解決途徑。
4.版權保護
按需印刷也牽涉到版權保護的問題。因為文稿的數字化需要獲得作者同意,將數字文件通過網絡傳輸給用戶同樣也需要許可。
5.按需印后加工
按需印刷強調靈活、個性化、短版和高效、快捷的交貨方式促使按需印后加工高速發(fā)展。老式的折頁機、鎖線機、插頁機只能完成簡單作業(yè),因此,高效、自動化的按需印后加工設備成為共同期盼。
6.紙張要求
按需印刷對紙張的,性能要求很多。良好的尺寸穩(wěn)定性、低翹曲性及低起皺性;適當的耐摩擦性和表面導電性,足夠的挺度;適合商品形態(tài)的用紙?zhí)匦裕瑢垙埖难芯颗c開發(fā)同樣不容忽視。
7.人員培訓
按需印刷的發(fā)展離不開教育培訓,培訓的對象不僅包含管理人員、銷售人員、操作人員,也包含客戶。既要提高技術和管理水平,也要培訓客戶,主動發(fā)掘和開發(fā)市場。
共有 網友評論